“孩子不喜歡就別逼他”,周末,朋友來家里做客,趕巧遇上兒子練琴的時間。
坐在鋼琴前的兒子一臉不情愿,一首簡短的曲子還未彈完,就開始找各種借口逃避練習。
這是他慣用的伎倆,當然我不會吃這一套。
在我強硬的態(tài)度下,兒子又哭又鬧,最終還是坐回了琴凳上,眼中含淚練習今天的曲目。
朋友看不下去了,對我說了開頭這一句話,建議我別逼孩子,應該選一件他喜歡的事情讓他做,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01
讓孩子練習鋼琴并不是我的意愿,而是孩子自己的選擇。
有天路過琴房,看見里面擺放的黑白鋼琴,孩子駐足望了好久,然后拉著我的手說喜歡,想學鋼琴。
我當時只當是孩子一時玩笑話,并沒有留意。
隨后的時間里,看見孩子模仿電視上鋼琴演奏家彈琴的模樣,我決定幫他實現他口中的喜歡。
從一開始的認真、熱情,到兩個星期后的抗拒,孩子對鋼琴已經失去了一開始的興趣。
所以才會出現我“逼迫孩子”的一幕。
“媽媽,我發(fā)現我不喜歡鋼琴了,我更喜歡小提琴”。
面對孩子不斷變換的喜歡,我是否應該選擇妥協(xié)?不!
我深刻地知道,即使我現在安排孩子學小提琴,放棄鋼琴,指不定什么時候,孩子還會對我說:“媽媽,我不喜歡小提琴,更喜歡某某。”
喜歡是人的本能,但同時,喜新厭舊也是人的本能。
孩子今天說喜歡這個玩具,明天看見別人手里的玩具,發(fā)現自己好像更喜歡別人的。
如果父母一味縱容孩子的“喜歡”,任由孩子在本能中成長,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喜歡是人的本能,但是本能不是技能,為人父母,不應是縱容孩子的本能,而是應該想著如何將本能變成孩子的技能。
02
優(yōu)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是某個行業(yè),某個領域,甚至為人處世上的“強者”,而強者最大的品質就是遇事堅持。
強者不會因為一句不喜歡,就否認掉自己努力,就不作為。
好比你去隨機采訪學生,詢問他們喜不喜歡上學,相信大多數孩子的真心話都是“不喜歡”。
既然不喜歡,為何還要繼續(xù)呢?
不可避免,其中有父母的逼迫,但更多的原因是孩子心中明白,“不喜歡,但是必須堅持”。
強者講的是堅持不懈,而不是喜歡與不喜歡。
03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孩子還小,應該讓他開心快樂地成長。
因此,孩子身上的特點,無論好與壞,父母都理所應當地將其歸為天性,似乎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不可辯駁、不可壓制。
沒有人生來就喜歡吃苦,喜歡安逸、享受是人的天性,但恰恰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
如果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成長,沒有哪一個孩子會主動選擇吃苦,大部分孩子都想要舒舒服服成長。
父母如果想要孩子未來可以走得更加順暢,就要逼迫孩子一把,對孩子的未來負責任。
都說有遠見的父母,要帶點心狠,狠狠地“逼迫”孩子學習,而不是讓孩子任性放棄,其實是對孩子將來的負責。
轉自 | 超級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