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聲教育,是我能給孩子最大的尊重
家長對孩子“吼叫”,和孩子用“哭鬧”來脅迫家長,本質上沒什么兩樣,都是想強迫對方迅速順從自己。
經常被吼的孩子往往內心更膽怯或者外表更叛逆,我們千萬不要成為這樣的家長。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文章,不僅僅告訴我們?yōu)槭裁春鸾胁还苡茫告訴我們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怎樣的,希望對你有啟發(fā)~
很多人在表達憤怒的時候,常常會不自覺地提高自己的聲音,嗓門越大的人憤怒值好像就越高,特別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常常會用怒喝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犯錯的憤怒,卻忽視了這樣的教育帶給孩子的傷害,我自己曾經就成長在這樣的原生家庭之中。
01
別讓你的高聲傷害孩子
上周末,我例行帶著大寶和二寶一起去超市進行大采購時遇到了一對母子,小男孩因為在超市中亂跑被媽媽給大聲責罵,然后小男孩就很委屈地哭了。
我看到其他顧客大多都是一副“熊孩子就應該這樣管”的表情,但是我的兩個孩子反而和小男孩一樣不開心,特別是平時淘氣的二寶顯得格外沉悶。
回家的路上,我問兩個孩子為什么不開心。
二寶問我:
-“那個阿姨好兇啊,為什么她要罵那個小哥哥?”
我解釋是因為那個小哥哥不聽話,在超市里面亂跑,這樣不僅他會很危險,也會給其他客人造成危險,而且他一直不聽話,那個阿姨才會這樣生氣。
大寶這時候跟個小大人一樣嘆了口氣說:
-“唉,大人就是喜歡一生氣就罵人,根本不考慮我們的面子。”
我這個時候就有些回答不上來了。
其實從一定角度上講,我很能夠理解那位媽媽的心情,自己的孩子橫沖直撞,怎么說都不聽,不罵一頓簡直沒有一個消停下來的時候,或許她也不想這樣對孩子,但除了這樣之外她可能也沒有什么辦法讓孩子可以立竿見影地變得聽話。
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忽視這樣的“高聲教育”帶給孩子的傷害
因為孩子害怕我們大聲說話或是斥責他們,所以他們才會變得乖巧,而這種“乖巧”其實就是我們父母在親手將孩子變得膽小。
每個被家長一吼就會變得聽話的孩子,他們心中都藏著對父母“聲音”的恐懼。當他們戰(zhàn)勝對“高聲教育”的恐懼,就會變得更加難以管教。
所以父母真正應該給孩子的應該是“低聲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是靠一時的威嚴和怒火“嚇”住孩子。
02
別讓憤怒模糊了問題
小時候,我在被父親罵的時候,常常會被罵著罵著就忘記自己是為什么被罵的。當然同樣的事情,還發(fā)生在我自己教育孩子上面,有時候因為太生氣了,導致我生完氣之后常常會忘記是為什么生氣,這樣一說好像有些搞笑,但卻時常發(fā)生在我們的生活中。
不信我們可以一起回憶下,我們曾經和父母之間的爭吵,大多數人都可以清楚地記得父母說了哪些難聽的話,卻記不住到底為什么才吵架,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
高聲吼孩子會提高我們的憤怒值,使我們模糊了問題的焦點,反而是父母心平氣和地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對錯誤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在《爸爸去哪兒》中,有這樣的一幕,陳小春因為Jasper一直拿著喇叭玩而生氣,對孩子說話的聲音也不自主地提高了,然后越大聲就越憤怒,最后越走越快孩子因為路不好走被遠遠落在后面,也讓他變得更加生氣。
最后Jasper在后面帶著哭腔跟爸爸喊到:
-“Can you stop angry now?”
當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往往只顧著生氣和吼孩子,其實更加應該反思的是自己,我們是否有明確的告訴過孩子:
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不應該這樣做。
大寶小時候也像超市那個被媽媽罵哭的小男孩一樣調皮,他一個人常常就讓我忙得焦頭爛額,有時我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聲吼他,但我發(fā)現這樣并不能讓他明確他所犯的錯誤。他暫時的“變乖”并不是認識到,在超市亂跑本身是一個不正確的行為。
延伸到生活中都很多孩子的錯誤都是這個道理:
為什么我的孩子總是犯一個錯誤,每次罵他都是“當時有效,過時無效”?
為什么孩子一定要罵了,才會聽話?
為什么……
因為我們被憤怒模糊了問題,在吼孩子的時候只記得“高聲”表達自己的憤怒,不記得“低聲”告訴孩子ta到底犯了什么錯,應該如何改正,怎樣才是正確的。
03
低聲更能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
我高三的時候班級里面換了一位英語老師,這位女老師已經臨近退休的年紀了,本來已經決定不帶高三的班級,但是為了拯救我們一班皮猴,還是接下了這個任務,她從來不在課堂上罵我們,也從來沒有怒喝這種方式來整頓過班級紀律,但奇怪的是,在她這種“低聲教育”模式下,我們的英語課反而非常安靜,大家都會很認真地聽講。
我將這歸于老師的人格魅力,我們在課堂上自發(fā)的安靜和專注,都是因為這位老師自身“不怒自威”的氣質,所以她不需要罵或者吼我們,即便有些同學極度不聽話,她只要一個眼神飛過去就可以輕松讓我們意識到錯誤,解決問題。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去培養(yǎng)自己“不怒自威”的氣質來低聲教育孩子,更能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因為害怕被父母高聲責罵而暫時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