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別的小朋友打你了,然后老師讓Ta向你道歉了,你可以不說"沒關(guān)系",你可以把你心里的想法說出來。
比如說:“你打我,我很疼,我很難受。“
“你不是主動向我道歉的,是老師讓你向我道歉的, 這讓我心里不舒服。”
“你經(jīng)常欺負我,我不原諒你。”
有些小朋友打你了,你去和老師說,他向你道歉了,但是這個小朋友經(jīng)常欺負你,他以為向你道歉以后,這件事就過去了,可是你心里仍然很難受,這個時候,你如果馬上說沒關(guān)系,他下次可能還會欺負你。所以你如果不開心,不高興,你可以大聲和他說:“我心里還是很難受,我現(xiàn)在不想原諒你。”
小朋友,這是你的權(quán)力,你要學(xué)會一樣本領(lǐng)——拒絕。
但是,如果小朋友只是不小心碰到你,沒有把你碰得很疼,或者這位打人的小朋友覺得自己真的錯了,你還是要原諒Ta的。
不想笑的時候,你可以不笑;不想和哪個小朋友玩的時候,你可以不和Ta玩,不想原諒別人的時候,你可以不說沒關(guān)系。
以前,每當小朋友來告狀:“徐老師,他打我的。”
我了解情況以后,一般都是批評那個打人的小朋友,然后讓他和另外一個小朋友道歉,當然,也要求被打的小朋友說一句:“沒關(guān)系!”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會打人的小朋友,還是很會打人,受欺負的那個小朋友,同樣很容易被受欺負,所以后來小朋友來告狀,我會根據(jù)情況來處理這件事。
小朋友打架的時候,抓破了別人的臉,或者使用了工具,問清情況以后,我會問那個被打的小朋友:“他向你說對不起,你會原諒他嗎?”
我會問那個打人的小朋友:“如果你玩得好好的,小朋友就來搶你的玩具,把你臉都抓破了,你會怎么想?你愿意原諒這個小朋友嗎?”
我發(fā)現(xiàn),喜歡打人的小朋友,就是打人以后,以為說一句對不起,事情就翻篇了,打人的成本太低,因此經(jīng)常打人。經(jīng)常被打的小朋友,大概率是不敢反抗,不懂得拒絕,別人一道歉就原諒,所以成為經(jīng)常被欺負的對象。
這天,又有小朋友來告狀:“徐老師,小萌不跟我玩的。”
我走過去:“小萌,和老師說說,你為什么不愿意和他玩?”
“因為他每次都搶自己想玩的玩具,還不讓大家一起玩。”小萌說。
“是這樣嗎?”來告狀的小朋友低下了頭。
“你想和一個經(jīng)常搶玩具,不懂得分享的小朋友玩嗎?”我對他說,小朋友搖搖頭。
幾天以后,我發(fā)現(xiàn),那位經(jīng)常搶別人玩具的小朋友學(xué)會了分享,和其他小朋友的矛盾少了,拒絕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有些道理,教育者不說,小朋友是不可能自己領(lǐng)悟到的。
“三月不讓我們玩積木。”有幾個小朋友一起來告狀。
聽見小朋友的話,三月有點不好意思,他看著我,等著我的批評。
“這盒樂高玩具是三月帶來和小朋友分享的,前幾天都是班里的小朋友在玩,今天他想自己玩一下,這是他的,他有權(quán)利這樣做哦。”聽到我的話,三月開心地笑了。
我們總是教育小朋友要團結(jié)、互相幫助、分享,在小朋友發(fā)生矛盾的時候,責(zé)怪懂得拒絕的小朋友:
“他比你小,你要讓著Ta。”
“小朋友之間要學(xué)會分享”。
“他都向你道歉了,你要說沒關(guān)系“。
忽視矛盾發(fā)生的原因,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那些性格比較軟弱,比較講理的小朋友,總會變成吃虧的那一方,漸漸變得不敢說“不”。
開始,對于我的做法,不少家長有不同的意見:“你是老師,怎么能肯定小朋友不友善的行為呢?”
我告訴家長:“如果友善、善良變成一些小朋友欺負他人的借口,你愿意要這樣的友善嗎?”
作為老師,我會關(guān)注小朋友之間排斥、欺負的行為,努力讓小朋友不成為欺凌的對象。人際交往中的幫助、分享、諒解,應(yīng)該是相互的、快樂的。我用我的方法對小朋友說:“你有拒絕的權(quán)利 。”
拒絕和分享的矛盾在父母育兒的過程中同樣存在。
人際交往中,分享、幫助他人是一個快樂和得到的過程,雖然得到的形式并非一定是物質(zhì)的,但最隹的狀況一定是快樂的,如果自己的付出只是給自己添堵,這種分享和幫助就變得毫無意義。
父母要讓孩子擁有拒絕的技能,讓孩子學(xué)會說:“不”,只有懂得拒絕,敢于說出自己想法的小朋友,才能學(xué)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有些家長說孩子學(xué)不會,孩子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他心里不服氣,那么當孩子提出質(zhì)疑的時候,家長的回答要簡潔明了。
“你可以不說。”
學(xué)齡前兒童,如果父母回答:“如果你心里不愿意,你可以不說。”
這樣小朋友就會被繞進去,不知道怎么區(qū)分“心里愿意和不愿意“這件事情,抓不住重點,和小朋友說話,一定要把你的態(tài)度非常明確地擺出來,讓小朋友一聽就懂。
然后你接著問他:“為什么你不想說沒關(guān)系呢?”
根據(jù)小朋友的回答,給出你的意見。
小朋友:“因為他經(jīng)常打我。”
父母:“你做的很棒!你不想和他說沒關(guān)系,那你想說和他什么呢?”
如果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回答,父母就可以教小朋友:“我不接受,因為你經(jīng)常打我。”
告訴小朋友,你不想說對不起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什么都不說,人家會覺得你好欺負,所以你要把心里想說的話說出來。
教會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日常生活中父母喋喋不休的說教,對小朋友沒有太大的作用,當小朋友受到欺負,碰到糾紛的時候,針對問題,給出解決的辦法,效果最好。學(xué)會拒絕,同樣是要下功夫的事情。
還有的家長說,怕引起老師的不滿。我想,假如你的孩子在幼兒園不是一個小霸王,大部分老師并不會因為你的孩子學(xué)會拒絕而對你和你的孩子有成見,因為老師也是普通人,是講道理的。
大部分習(xí)慣被欺負的小朋友,都是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撐腰。
也有些幼兒教師提問,如果老師這樣做,家長投訴怎么辦?
請相信,大部分家長是講道理的。在我的觀點里,老師要做到“平等的對待孩子,區(qū)別對待家長。”
這個意思是,哪怕家長到園長那里投訴你,作為老師,也要放下抱怨,平等的對待這個孩子,因為這是你的工作職責(zé)。但是,如果家長到老師這里投訴某個孩子,老師要區(qū)別對待:經(jīng)常被欺負的那個小朋友還手了,如果先打人的那個小朋友的家長來投訴,老師要和家長解釋原因:因為你家的小朋友經(jīng)常欺負這位小朋友,而且是先動手,所以把人家小朋友惹毛了。
老師站在公平的立場上,為軟弱的小朋友說幾句好話,矛盾會好解決得多。而且這樣的老師,會得到班里大部分家長的支持和理解。
幼兒園老師,因為時時刻刻和小朋友在一起,對班里小朋友的性格脾氣了如指掌,打架現(xiàn)象會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老師們要相信,公正對待孩子的老師,一定是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