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考法,我感覺……很多學生還是沒有準備好。”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走出一間考場,眉頭微皺。他輕輕關上教室門,穿過美院二樓的走廊,又準備去看看中國畫專業(yè)考場的考試情況。
12月10日至11日,中國美術學院2012年“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考試,在這個寒潮突降的初冬,悄然進行。900多名報考的考生中,有414名考生通過資格審查,參加了此次考試,按照招生計劃1:1.5比例,最終將有近90人拿到綜合素質測試的合格證。
為了提前讓一些美術專業(yè)優(yōu)秀的尖子生“跳”出來,原以為考題會比2月份統(tǒng)考更難一些,但是記者在造型藝術類的考試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石膏頭像,又一次擺上了考場。然而,正是這個素描入門級的老考題“小衛(wèi)頭像”,反而難倒了許多考生。
相反,今年首次出現(xiàn)的面試環(huán)節(jié),如自述、搶答、十分鐘速寫等等,反而激發(fā)了許多考生的內在潛能,而那些平日里死記硬背的應試生,則立馬“浮出水面”。
【筆試】 不畫真人,“降級”畫石膏
“你等下采訪學生,肯定會聽到很多抱怨聲。”記者跟隨王贊等幾位巡考老師巡查完所有考場,王贊半開玩笑地對記者說。
“今天考造型的人,估計大部分都要‘失撇’,他們平時練的全是半身像,石膏都好久沒畫了。”11點40分,剛剛走出考場的陳磊雖然考的是中國畫專業(yè),卻先為那些考造型類的同伴們擔心起來。
果然,石膏像的重新回歸,讓這幾年畫慣了真人頭像的考生有些hold不住。記者在考試現(xiàn)場看到,每個素描考場一共安排了20個考生,平均10人一組。中國畫專業(yè)的素描考試仍舊是考人物頭像,而造型藝術類則是考石膏頭像。
“畫石膏怎么會畫得像真人一樣!”在素描考場巡查的美院老師有些哭笑不得。
“以前練過石膏,但這2年考試都考真人頭像,平時也畫真人比較多。”寧波鄞州中學的紀思鈺說自己一走進考場,就有些“沒反應過來”。來自杭七中的應XX也有些沮喪,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畫半身像比較多,“石膏像除了畫過阿格里巴,小衛(wèi)壓根沒畫過。”
兩年前,美院的素描考試都是考石膏,后來為了避免出現(xiàn)應試的弊端,這兩年改成畫人物頭像。“真人沒有一個是相同的,都是鮮活的人物,必須有深度的神態(tài)、衣飾的刻畫,有質感的表達,對考生來說,增加了不少難度。后來,省聯(lián)考也開始考真人。而我們這次回到石膏,是希望考生在畫素描時,關注所有的素描類別,比如石膏。”王贊說,素描的類別豐富,可以是石膏,可以是靜物,也可以是真人。素描考試可以隨機改變考試模式,多渠道、多方式地檢測,讓學生對素描有多方面的理解。
【面試】 考知識,也考素養(yǎng)
中國畫和書法專業(yè)的一個面試考場,很安靜,似乎能聽到緊張的心跳聲。8位考生掛著面試序列號,一字排開而坐,幾個女孩不停地擺弄衣角,看起來有些緊張。暖氣發(fā)出的輕微噪音,攪得人有些煩躁,監(jiān)考女老師悄悄地走到一邊,關掉了暖氣開關。
5位面試老師坐在考生的對面,正中間的中國畫系副主任、副書記韓璐,面帶微笑,“不要緊張,大家自由發(fā)揮就好。”
中國美院在10多年之后,又一次把面試運用到招生選拔中。雖然這種形式對考生來說既新鮮又陌生,但是,個人知識底蘊的真實呈現(xiàn),對于生活、藝術、情感的內心表達,讓第二天的考試現(xiàn)場,火花不斷,溫情、感動,也在這個寒冬,氤氳而生。
“你最欣賞的人是誰,并說明原因。”在史論類專業(yè)的一個考場,每位考生有2分鐘的自我表述。
“我最欣賞的人,是我的父親。”這位考生從容不迫,貌似有些“離題”的回答,卻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幾位評審老師不約而同地抬起頭,認真地等待一段真誠獨白的到來。“他已經(jīng)分不清今天是星期一還是星期天,卻陪著我來美院參加考試。父親在嘉興也是一個藝術家,從小教我三字經(jīng)、《論語》,讓我知道美術與史論的關系,我覺得自己一直在和藝術談戀愛,這也是父親影響我最大的事。”
而在中國畫專業(yè)考場的搶答題環(huán)節(jié)中,考生此起彼伏的激烈“爭搶”,更是讓考場的溫度不斷上升。“揚州八怪有哪些人”、“八大山人是誰”、“《清明上河圖》是誰畫的”、“舉一些你知道的古代人物畫”、“六法指什么”……每個問題都能得到快速而準確的回應。
“是驢是馬,這個時候就應該拉出來溜溜。”韓璐對于面試的增設,非常贊同。他認為面試是個人素養(yǎng)、應變能力、知識面、閱讀面,以及語言表述能力的全面考察。特別是文化素養(yǎng)和應變能力,面試比一般機械化的考試能更好地體現(xiàn)出來。
“學生不一定要有多少高超的繪畫技能,但他需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素質和素養(yǎng)。素質,就是他的待人接物,比如考生在考場時,舉止行為是否得體;素養(yǎng),就是他對美術事業(yè)有多少了解和認識。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許多應試的人,馬上就能‘浮出水面’。”韓璐說。
【初衷】 試圖破解應試難題
“面試的題目都挺基礎的,每道題基本上都能說出一些東西來,而且也沒有準確答案,就是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從余杭第二高級中學趕來參加面試的沈維祺告訴記者,她報考的是中國畫專業(yè),面試抽到的題目是簡述一件雕塑。“雖然我不知道是誰的作品,但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比如結構、紋理等說出一些我知道的知識。那些抽到名畫的人比較運氣,比如《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這類。”
正如韓璐所說,“以后培養(yǎng)人才的方向,就是應變能力的把握。”這次在綜合素質的測試中,有創(chuàng)作,有表述,更有應變,卻能從各方面反映出學生的知識面和“生活面”。
“無論是真人改成石膏像,還是色彩默寫改成寫生,都是對基本素質的考察,我們不會拿難題去‘逼’學生,但要讓他們了解美院希望培養(yǎng)什么樣的學生。”王贊說,今年是第一次實施“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從之前對于資格審查的三輪初評,到兩天的考試,還是看到一些應試的痕跡。
“這些痕跡很難一下子抹掉,但‘三位一體’就是為了破解這個難題。第一年的試點,不可能一下子收到成果,但可以為以后的招生提供一些要求、思路,再反饋給中學,讓他們了解全方位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給予關注。”
當然,如果這一次考試沒有發(fā)揮好的考生也不要灰心,2月份的全國統(tǒng)考,仍然可以繼續(xù)參加。王贊說,這次的檢測,大家可以當做一次實習,面對統(tǒng)考,心態(tài)應該更為平實。“這次的名額不多,專業(yè)也只是針對造型方向,考生在2月份還可以考設計、圖媒、建筑等專業(yè),給自己多一次選擇的機會。”
文章來自 中國美術高考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