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后,你可能多了一個煩惱: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逐年攀升,想保持穩(wěn)定的體重,難度似乎一年比一年大。
常年維持體重穩(wěn)定,這個看似健康又自律的標準,或許被很多人誤解了。近日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成年后體重一直微增的人反而更長壽。
成年后體重保持微增的人更長壽
不胖不瘦,是很多人對健康身材的定義。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如果能把體重維持在穩(wěn)定范圍內(nèi),似乎更有利于長壽。實際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顛覆了這個說法。
這項發(fā)表于《流行病學年鑒》雜志上的研究,通過追蹤美國馬薩諸塞州某城市兩代居民近70年后發(fā)現(xiàn),雖然不胖不瘦并保持穩(wěn)定的身材不差,但也不是最好的。成年后體重正常并開始一直微增的,才是狀態(tài)最好的,因為這類人更長壽。與成年后保持正常體重的人相比,31歲時在體重正常范圍內(nèi)并逐漸增重的人死亡風險最低。該研究調(diào)查了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中心4576人及其3753名孩子的健康史,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擁有健康體重指數(shù)(BMI)且逐漸增重,但從未達到肥胖程度的人,壽命最長。這些成年人甚至比那些終生保持正常體重指數(shù)的人活得更長。在成年后就已經(jīng)肥胖,但還繼續(xù)增加體重的人,死亡率最高。
身材微胖,原來有多項好處
微胖身材不僅能讓人更長壽,多項研究都證實了它的健康好處,尤其中年以后優(yōu)勢更大。
降低疾病風險,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刊登的研究也證實,中、日、韓等東亞人的體重指數(shù)在22.6~27.4死亡風險最低。高于或低于這一范圍的人,死于癌癥、心血管病和其他疾病的風險都將增加。對照18.5~24的正常體重指數(shù)范圍,微胖的人更健康。
增強抵抗力,日本研究顯示,與偏瘦的人相比,40歲時體重稍微超標的人能多活6~7年。臨床數(shù)據(jù)表明,與瘦弱的老年人相比,微胖老人不易發(fā)生流感、肺炎等急性感染,外科手術(shù)的預后效果也更好。其原因在于,皮下脂肪稍多利于儲存能量、抵抗寒冷、提高免疫力、保護重要器官,從而延緩衰老。
豐滿更顯年輕,美國麻省總醫(yī)院一項研究顯示,健美、豐滿一些的女性更好看,既顯得年輕,又對異性充滿吸引力。因此,任何年齡段的人都不該過分減肥。這些部位最該長點“肉”“健康胖”對不同位置也有挑剔,比如腹部肥胖就很危險,容易帶來多種疾病。而以下位置長點“肉”,反而收獲健康好處。
胸肌“厚”,心肺更強,胸肌力量強的人,能為心臟提供強有力的外部支撐和保障。胸肌強壯,不僅可以加強血管彈性,還能幫助加速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肺活力。
臀“胖”,血脂好,一個人臀圍大,表明其下身肌肉發(fā)達,對人的健康有益!秶H肥胖癥雜志》刊登牛津大學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屁股大的人血脂更好。這是因為臀部脂肪屬于好脂肪,可以降低壞膽固醇水平,提高好膽固醇水平,有助于防止血管硬化,甚至可以降低糖尿病危險。女性臀部碩大意味著骨盆寬大,生育能力較強。
腿“粗”,減少糖尿病風險,梨型身材是指下半身較寬、上半身相對窄小,脂肪主要聚集在臀部和大腿。美國明尼蘇達州梅奧診所的研究發(fā)現(xiàn),這類人患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較低,更易長壽。
3個方法測出胖的“安全界限”
衡量胖瘦,不光要看體重,脂肪、肌肉占比都要綜合考慮。判定方法主要有幾種:
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指數(shù)
(BMI)是目前普遍用來評估人們體重是否合理的指標。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成人BMI量表上,<18.5被歸為體重不足。我國BMI正常范圍為18.5~23.9,超重為24~27.9,肥胖為超過28。同等重量下,脂肪的體積約是肌肉的1.4倍。兩個體重、身高都一樣、BMI也相同的人,也有可能一個看起來較胖,一個卻是精瘦。因此,BMI并不適用于運動員、從事重體力活動、水腫等類型的人群。
腰圍、腰臀比
這兩個指標測內(nèi)臟脂肪更準確,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腰臀比=腰圍÷臀圍。正常男性腰圍<85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男性腰臀比超過0.90,女性超過0.85,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需要及時進行體重管理。
體脂率
體脂率是最誠實的胖瘦標準,它反映了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shù)。一般來說,成年人的平均體脂率為:男性15%~18%,女性22%~25%。當男性脂肪比例超過25%,女性超過32%,體脂率與疾病之間聯(lián)系就會顯現(xiàn)。體脂率超標,才是我們應該避免的“肥胖”。要想獲得精準的體脂率,需要運用專業(yè)的體脂儀,但使用不同器材會有數(shù)據(jù)上的偏差。骨密度儀也可以進行全身體脂測定,準確率要高于體脂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