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贊過
查看更多
聽說幼兒園小朋友學(xué)一些聲律啟蒙知識,背誦一下,對以后的語文學(xué)習(xí)很有好處。我自己看了聲律啟蒙的內(nèi)容以后覺得也挺有價值,網(wǎng)上找了聲律啟蒙的資料,記在這里,算是筆記,也免費(fèi)分享給大家。一天更新一篇,計劃90天更新完。希望90天能記住一些知識
|
聲律啟蒙第一篇 云對雨 雪對風(fēng) |
云對雨 雪對風(fēng)
晚照對晴空 來鴻對去雁 宿鳥對鳴蟲 三尺劍 六鈞弓 嶺北對江東 人間清暑殿 天上廣寒宮 兩岸曉煙楊柳綠 一園春雨杏花紅 兩鬢風(fēng)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
第一篇就有很多的典故在里面
三尺劍 古劍一般是三尺長(約0.693米),所以叫三尺劍 《史記·高祖本紀(jì)》:“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六鈞弓 鈞是古代重量單位,一鈞約等于30斤(千鈞一發(fā)也是這個鈞),六鈞弓是指大約180斤開合力的強(qiáng)弓 清暑殿,廣寒宮,主要說到唐明皇和霓裳羽衣曲。 清暑殿:洛陽的一座宮殿。廣寒宮:《明皇雜錄》說,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宮,看見大門上懸掛著“廣寒清虛之府”的匾額,后代便以廣寒宮代指月宮。 嶺北和江東都是地名。江東更有名,和項(xiàng)羽有關(guān),李清照的詩里就有“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 次:軍隊(duì)臨時駐扎,引申為一般的短暫停留。途次,旅途的意思。
|
聲律啟蒙第二篇 沿對革 異對同 |
沿對革,異對同 白叟對黃童。 江風(fēng)對海霧,牧子對漁翁。 顏巷陋,阮途窮 冀北對遼東。 池中濯足水,門外打頭風(fēng) 梁帝講經(jīng)同泰寺,漢皇置酒未央宮 塵慮縈心 ,懶撫七弦綠綺; 霜華滿鬢,羞看百煉青銅。
|
沿:沿襲、遵照原樣去做。革:變化、變革。
黃童:黃口之童,即兒童。黃,黃口,雛鳥的喙邊有一圈黃色的邊,長大就消失,故以黃口喻指年齡幼小的。 《論語·雍也》,顏指顏回(字子淵),孔子的學(xué)生?鬃臃Q贊他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吃一竹筐飯食,喝一瓢涼水,住在偏僻的巷子里,別人忍受不了這種貧窮,顏回不改變他快樂的心情。顏回呀,真是個賢人!) 《晉書·阮籍傳》。阮指阮籍(字嗣宗),魏晉時代人,博覽群書,好老莊之學(xué),為竹林七賢之一!稌x書》記載,阮籍經(jīng)常駕車信馬由韁地亂走,走到無路可走的時候便大哭而返。窮,到……的盡頭,此處指無路可走之處。 濯(音zhuó)足水:屈原《漁父》中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故濯足水指污水。 打頭風(fēng):行船時所遇到的逆風(fēng)。 梁帝:南朝的梁武帝蕭衍。他篤信佛教,經(jīng)常和高僧們在同泰寺研討佛經(jīng)。 漢皇:漢朝的開國之君劉邦。他曾宴請群臣于長安的未央宮,接受群臣的朝賀。 塵慮:對塵世間瑣碎小事的憂慮。 縈:纏繞。 綠綺:琴名,據(jù)說漢代的司馬相如曾彈琴向卓文君求愛,卓文君就用綠綺琴應(yīng)和他。 霜華:即霜花(“華”為“花”的古字),借指白發(fā)。 百煉青銅:借指鏡子,古人用青銅鏡照面。
|
聲律啟蒙 第三篇 貧對富 塞對通 |
貧對富,塞對通
野叟對溪童 鬢皤對眉綠, 齒皓對唇紅。 天浩浩,日融融 佩劍對彎弓。 半溪流水綠 千樹落花紅。 野渡燕穿楊柳雨 芳池魚戲芰荷風(fēng)。 女子眉纖 額下現(xiàn)一彎新月。 男兒氣壯, 胸中吐萬丈長虹。
|
皤(音pó):白色。
綠:這里指青色、黑色。 皓:白色。 浩浩:廣闊無邊的樣子。 融融:暖氣上騰的樣子。 佩劍、彎弓:這兩個詞組既可看成動賓詞組,即佩上劍、拉彎弓;也可看成偏正詞組,即佩帶的劍、被拉彎的弓。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對仗。 芰(音jì):菱角的一種。兩角為菱,四角為芰。
|
聲律啟蒙 第四篇 春對夏 秋對冬 |
春對夏,秋對冬
暮鼓對晨鐘 觀山對玩水 綠竹對蒼松。 馮婦虎,葉公龍 舞蝶對鳴蛩 銜泥雙紫燕 課密幾黃蜂 春日園中鶯恰恰 秋天寒外雁雍雍。 秦嶺云橫 迢遞八千遠(yuǎn)路 巫山雨洗 嵯峨十二危峰
|
古代寺廟傍晚擊鼓、早晨敲鐘以報時。 《孟子·盡心下》。馮婦,晉國人,善搏虎,以此為業(yè),后來不再殺虎,被稱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眾人逐虎,不覺技癢,又卷起袖子下車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后代便以“馮婦”代指重操舊業(yè)者。 西漢劉向《新序·雜事》。葉公子高自稱喜歡龍,房屋四處都雕刻彩繪上各種龍的圖形。天龍聽說后便現(xiàn)身于他家,葉公看見后嚇得魂飛魄散。后代便以“葉公”代指表面愛好而并非真正愛好的人。 蛩(音qióng):古代蝗蟲、蟬、蟋蟀等類的小昆蟲都可叫蛩,此處指蟋蟀。 課:此處是“為……而勞作”的意思,“課蜜”即采蜜。“課”本指收稅,古人經(jīng)常“課”、“役”連用,故“課”也就帶有“役(勞作)”的意思了。 恰。合衤曉~,黃鶯的叫聲。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七絕句》說,“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流連戲蝶時時見,自在嬌鶯恰恰啼”。 雍雍:像聲詞,大雁的叫聲!对娊(jīng)·邶風(fēng)·匏有苦葉》有“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鳴叫,旭日東升光閃耀)。 韓愈《左遷至藍(lán)關(guān)示侄孫湘》,全詩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朝(一作“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知汝遠(yuǎn)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漳江邊。” 迢(音tiáo)遞,遙遠(yuǎn)的樣子。 嵯(音cuō)峨:山勢高險的樣子。 危:高。
|
聲律啟蒙 第五篇 明對暗,淡對濃 |
明對暗,淡對濃。 上智對中庸。 鏡奩對衣笥, 野杵對村舂。 花灼爍,草蒙茸。 九夏對三冬。 臺高名戲馬, 齋小號蟠龍。 手擘蟹螯從畢卓, 身披鶴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筆; 三姑石大,響傳風(fēng)雨若金鏞。
|
中庸:本來指做事不偏不欹、恰到好處,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 奩(音lián):鏡匣,古代婦女多用來收放梳妝用具。笥(音sì):用竹子或蘆葦編成的方形的盛物器具,多用來盛放衣物。杵(音chǔ):舂米用的一種木制的棒槌。將稻、粟米等放置在臼中,用杵不停地舂搗,可除去粗皮。舂(音chōng):此處指臼。 灼爍(音卓碩):聯(lián)綿詞,花盛開的樣子。蒙茸:聯(lián)綿詞,草茂盛的樣子。 九夏對三冬:夏季有三個月九十天,故稱九夏;冬季有三個月,故稱三冬。“九”和“三”也可看成虛數(shù),“九夏”與“三冬”都指時間很久。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泗水》。戲馬,臺名,亦名掠馬臺,在今江蘇銅山縣南,據(jù)說項(xiàng)羽曾于此馳馬取樂。 《晉書·卷八十五·劉毅傳》。蟠龍(盤龍),書齋名。東晉大司馬桓溫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書齋,上面繪滿龍的圖案,稱為盤龍齋。盤、蟠在此處義同。 《世說新語·任誕》和《晉書·畢卓傳》。晉人畢卓酒后曾對人說,左手剝著蟹螯,右手拿著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擘(音bò),分開、剝開。蟹螯(音aó),螃蟹的兩個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下聯(lián)見于《世說新語·企羨》和《晉書·王恭傳》。晉人王恭披著仙鶴羽毛做的披風(fēng),乘著軒車,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籬間窺見,說:這真是個神仙呀。鶴氅(音chǎng),用仙鶴羽毛制成的外套。 五老:山峰名,在江西廬山的南部,由五座小山峰構(gòu)成。三姑:山峰名,由三座小山峰組成,在今安徽境內(nèi)。金鏞:一種樂器,青銅鑄造的大鐘。
|
聲律啟蒙第六篇仁對義,讓對恭 |
仁對義,讓對恭, 禹舜對羲農(nóng)。 雪花對云葉, 芍藥對芙蓉。 陳后主,漢中宗, 繡虎對雕龍。 柳塘風(fēng)淡淡, 花圃月濃濃。 春日正宜朝看蝶, 秋風(fēng)那更夜聞蛩。 戰(zhàn)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 逸民適志,須憑詩酒養(yǎng)疏慵。
|
禹、舜、羲(音xī)、農(nóng):分別指夏禹、虞舜、伏羲、神農(nóng),傳說中遠(yuǎn)古時代的四位圣君。 陳后主:南朝陳的最后一位皇帝陳叔寶。陳叔寶字元秀,昏庸荒淫,被隋所俘,死于長安。漢中宗:漢宣帝劉詢。劉詢是漢武帝的曾孫,在位 25年,很有作為,班固稱之為“功廣祖宗,業(yè)垂后嗣,可謂中興”。 繡虎:指三國時魏國曹操的兒子曹植,他文章出眾,當(dāng)時人稱繡虎。雕龍:指南朝梁的劉勰(字彥和),他曾作《文心雕龍》一書,十分出名。 更(音gēng):經(jīng)歷、經(jīng)受。 藉(音jiè):借助、憑借。
|
聲律啟蒙第七篇 樓對閣,戶對窗 |
樓對閣,戶對窗, 巨海對長江。 蓉裳對蕙帳, 玉斝對銀釭。 青布幔,碧油幢, 寶劍對金缸。 忠心安社稷, 利口覆家邦。 世祖中興延馬武, 桀王失道殺龍逄。 秋雨瀟瀟,漫爛黃花都滿徑; 春風(fēng)裊裊,扶疏綠竹正盈窗。
|
蓉:芙蓉。蕙:又名蕙蘭、佩蘭,一種蘭花。古人認(rèn)為這兩種都是君子所喜歡佩帶的香草。 斝(音jiǎ):古代一種銅制的飲酒的器具。釭(音gāng):燈。依照平水韻,此字還另有一個讀音gōng,屬于東韻字,意思為鑲嵌在車轂之中的用來插車軸的鐵制套環(huán)。 幢(音chuáng):古代一種用羽毛作裝飾的用于儀仗的旗幟。又指佛教用物經(jīng)幢。經(jīng)幢有兩種:在圓形的長筒狀的綢傘上書寫佛經(jīng)叫經(jīng)幢,在圓形石柱上雕刻佛經(jīng)叫石幢。此字還另有一個意思,指張掛于車或船上的帷幕,音zhuàng,屬于去聲絳韻。這里是用前者的讀音、后者的意思來構(gòu)成對仗,是“借對”的一種。 釭:原文作“缸”,疑誤。東漢劉熙的《釋名》說,函谷關(guān)以西的方言,稱箭簇為“釭”。金釭,金屬鑄成的箭睞,只有此義方能與“寶劍”構(gòu)成對仗。 社稷:國家。社和稷分別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廟,是國家最重要的神廟,故用以代指國家。利口:能言善辯的嘴,代指只說不做的清談家。家邦:國家。邦,國。 《后漢書·馬武傳》。世祖,指光武帝劉秀,因其為首推翻了王莽建立的新朝,建立東漢,恢復(fù)了劉姓的天下,故被稱為中興之主。馬武字子張,驍勇善戰(zhàn),劉秀在一次宴會后,曾獨(dú)自與馬武一起登上叢臺,延請馬武為將軍,率領(lǐng)其精銳部隊(duì)漁陽上谷突騎。馬武十分感激劉秀的知遇之恩,所以忠心不二,在戰(zhàn)爭中功勛卓著。劉秀稱帝后,馬武被封為捕虜將軍揚(yáng)虛侯,為云臺二十八將之一。延,請。 《莊子·人間世》。桀王指夏朝的亡國之君夏桀,據(jù)說他十分殘暴。龍逄(音páng)指夏朝的賢臣關(guān)龍逢(“逄”為“逢”的俗字,這里的“逢”也應(yīng)該讀作páng)。夏桀荒淫,關(guān)龍逢屢次直言進(jìn)諫,后被囚殺。 黃花:此處特指菊花。扶疏:植物錯落有致的樣子。
|
聲律啟蒙第八篇 旌對旆,蓋對幢 |
旌對旆,蓋對幢, 故國對他邦。 千山對萬水, 九澤對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 鼓振對鐘撞。 清風(fēng)生酒舍, 白月照書窗。 陣上倒戈辛紂戰(zhàn), 道旁系劍子嬰降。 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鷗對對; 春風(fēng)簾幕,往來營壘燕雙雙。
|
聲律啟蒙第九篇銖對兩,只對雙 |
銖對兩,只對雙, 華岳對湘江。 朝車對禁鼓,宿火對塞缸。 青瑣闥,碧紗窗, 漢社對周邦。 笙簫鳴細(xì)細(xì), 鐘鼓響摐摐。 主簿棲鸞名有覽, 治中展驥姓惟龐。 蘇武牧羊,雪屢餐于北海; 莊周活鮒,水必決于西江。
|
銖(音zhū):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分之一兩為一銖。錙銖必較也是這個銖 朝(音zhāo):早晨。禁:古代晚上禁止在外邊行走,稱禁夜。此處引申指夜晚的意思。缸:《聲律啟蒙與詩詞格律詳解》寫作“釭”,注解:“原文作‘缸’疑誤,當(dāng)作‘釭’。釭,燈。參考前注。” 青瑣:一種雕刻在門和窗上的用來作裝飾的青色連環(huán)狀花紋。 闥(音tà):門,有時特指宮中的小門。 社:社稷的簡稱。 摐摐(音chuāng):鐘聲。 《后漢書·仇覽傳》。東漢仇覽(一名香,宇季智),先任蒲亭長,后任蒲縣主簿(均為縣衙的低級官員),能用道德教化民眾,政績顯著。當(dāng)時任考城令的王渙見到后說:荊棘之中并非鸞鳥鳳凰棲身的地方。并將自己一個月的俸祿送給他表示鼓勵。 《三國志·蜀志》。三國時的龐統(tǒng)與諸葛亮齊名,做耒陽縣令卻治理不好一縣,被免了職。魯肅向劉備推薦說:龐統(tǒng)不是治理小縣的人才,至少讓他做個治中、別駕(均為州一級行政長官的助理),才能施展他千里馬一樣的才干。驥,千里馬。 《漢書·蘇武傳》。蘇武為西漢武帝時人,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匈奴,曾臥冰吞雪,數(shù)日不死,后在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邊上牧羊,歷經(jīng)艱辛,十九年后才回到西漢首都長安。 《莊子·外物篇》中的一個寓言。莊子(名周)在路上遇到一條鮒魚被困在有少量水的車轍中,已經(jīng)快要于死了。鮒魚向莊子求救,莊子說:我將要到吳越(今江浙一帶)去,到了以后,我一定修堤壩堵住西江,讓西江水倒?jié)q過來救你。
|
聲律啟蒙第十篇 茶對酒,賦對詩 |
茶對酒,賦對詩, 燕子對鶯兒。 栽花對種竹, 落絮對游絲。 四目頡,一足夔, 鴝鵒對鷺鷥。 半池紅菡萏, 一架白荼蘼。 幾陣秋風(fēng)能應(yīng)候, 一犁春雨甚知時。 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 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
|
賦: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通常是用鋪陳的方式來寫景敘事,盛行于漢魏六朝。 落絮:飄落的楊柳花絮。游絲:在空中飄蕩的蛛絲。 四目頡(音jié):頡指倉頡(亦作蒼頡),傳說中創(chuàng)造文字的人,據(jù)說他“四目靈光”,創(chuàng)造文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一足夔(音kuí):此典故有兩種說法。其一出自《山海經(jīng)·大荒東經(jīng)》,說夔為一種怪獸,似牛,青色的毛,無角,只有一只腳。另一說見于《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夔為人名,是堯(一說舜)的樂正(管理朝廷音樂的官員),魯哀公聽說“夔一足”,以為夔只有一只腳,就去問孔子,孔子就說“夔一而足,非一足也”(夔這樣的人有一個,就足以將音樂的事管理好了,不是說他只有一只腳)。但傳說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出夔是只有一只腳的音樂之神的說法了,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士的漆器上就繪制有一只腳的夔的圖形。從對仗的角度來看,此處理解為“一只腳的音樂之神”較好。 鴝鵒(音qǘyǜ):鳥名,俗稱八哥。 菡萏(音hàndàn):荷花。荼蘼(音túmí):也寫作酴釄、酴醾,又名木香,一種藤類植物,晚春開白花。 候:氣象學(xué)名詞,五天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這里是節(jié)氣、時令的意思。 《戰(zhàn)國策·趙策一》。智伯是春秋末戰(zhàn)國初人,晉國的權(quán)臣,由于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權(quán)利的分爭,被趙襄子聯(lián)合韓、魏誅殺。此前,他曾以國士的待遇對待一位俠士豫讓,豫讓為了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報仇。他將生漆涂在身上使皮膚生瘡,剃掉眉毛頭發(fā),吞下燒紅的木炭改變自己的聲音,使別人認(rèn)不出自己,多次謀刺趙襄子。 《晉書·羊祜傳》。羊公,對晉人羊祜的尊稱。羊祜主管荊州軍務(wù)諸事,在任十年,勤政親民,深得百姓皮子下愛戴,死后襄陽百姓痛哭流沸,為之停止市場交易以悼念他。后來,其部下在羊祜生前游玩休息的地方峴山立碑建廟紀(jì)念,每年祭祀,見碑者無不墮淚。后人便稱此碑為墮淚碑。
|
聲律啟蒙第十一篇 行對止,速對遲 |
行對止,速對遲, 舞劍對圍棋。 花箋對草字, 竹簡對毛錐。 汾水鼎,峴山碑, 虎豹對熊羆。 花開紅錦繡, 水漾碧琉璃。 去婦因探鄰舍棗, 出妻為種后園葵。 笛韻和諧,仙管恰從云里降; 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
|
圍棋:此處不是名詞,而是動賓結(jié)構(gòu),所以能與“舞劍”構(gòu)成對仗。 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一種竹片(也有用木制的),一般都是編連成冊使用。毛錐:毛筆,因?yàn)槊P的筆頭以毛制成,形狀像錐子,故得此名。此名稱出自于《新五代史·史弘肇傳》,史弘肇曾經(jīng)說:安定國家、平息動亂靠的是長劍大韓,像“毛錐子”有什么用處呢? 汾水鼎:據(jù)《史記·武帝本紀(jì)》記載,漢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個古鼎,因此改換年號為“元鼎”。峴(音xiàn)山碑:即墮淚碑,參考前注。 羆(音pí):一種野獸,俗稱人熊。 琉璃:天然形成的各種有光的寶石的統(tǒng)稱。 《漢書·王吉傳》。王吉寧子陽,西漢人,品行高潔。東鄰的棗樹越過院墻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樹上的棗子給王吉吃。王吉知道棗子的來歷后,認(rèn)為妻子這是偷盜,便將其妻趕出了家門。鄰居知道原因后,就要砍掉這株棗樹。后經(jīng)鄰里再三勸阻,堅決請求,王吉才讓妻子回來。去,離開,此處是“讓……離開”,即休棄的意思。 《前漢紀(jì)》。公儀休,春秋時魯國的相。他很喜歡吃其妻在后園所栽種的葵菜。后來又看見妻子親自織布,忽然想到這是與靠種菜織布謀生的人爭利,便拔掉自家菜園的葵菜,并休棄了他的妻子。出,讓……出去,即休棄的意思?,一種蔬菜,子可入藥。 咿軋(音yīy。簱u槽的聲音。
|
聲律啟蒙第十二篇 戈對甲,鼓對旗 |
戈對甲,鼓對旗, 紫燕對黃鸝。 梅酸對李苦, 青眼對白眉。 三弄笛,一圍棋, 雨打?qū)︼L(fēng)吹。 海棠春睡早, 楊柳晝眠遲。 張駿曾為槐樹賦, 杜陵不作海棠詩。 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 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
|
李苦:李子很苦!妒勒f新語·雅量》說,晉王戎小時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邊玩耍,看見道邊一株李樹上果實(shí)累累,但無人摘取。小孩們都爭著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問他為什么,他說:李樹長在大路邊,果實(shí)還沒被路人摘去,這一定是苦李。小孩們摘下李子一嘗,果然苦澀不能入口。 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視對方時眼球是黑色的,稱青眼,表示重視對方;其旁為白色,斜視對方則白色出現(xiàn),表示輕視對方!妒勒f新語·簡傲》注引《晉書·阮籍傳》說,晉人阮籍不拘于世俗的禮法,看見才干普通的人,就翻著白眼對著他。只有當(dāng)時的名士嵇康去見他,阮籍才青眼相對。 白眉:三國時蜀人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馬良的才學(xué)在兄弟當(dāng)中最為突出。馬良眉有白毛,當(dāng)時有俗語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見于《三國志·蜀志》。)后世便稱兄弟中才干最突出者為白眉。 三弄笛:這是一個典故,見于《世說新語·任誕》。晉人王徽之(宇子獻(xiàn),王羲之之子)曾聽說桓伊(宇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識。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駕車從岸上經(jīng)過,別人告訴王徽之:這個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當(dāng)時桓伊已經(jīng)擔(dān)任過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聞王徽之的名氣,便下車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后,未交談一句,使各奔東西了。弄,本為雙手把玩寶玉的意思,此處引申為雙手持笛演奏,有一支古笛曲名便為《梅花三弄》。 《太真外傳》。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見楊貴妃,而楊貴妃宿醉未醒。明皇叫侍女將楊貴妃扶至沉香亭,楊貴妃帶醉補(bǔ)了一下妝,但不能下拜。唐明皇笑著說:“豈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么是醉了呢?是海棠花還沒睡夠呀。┖髞硭纬K軾的《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銀燭照紅妝”,用的就是這個典故。 《三輔故事》,據(jù)說漢朝宮苑中有株柳樹,樹形像人,稱之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歷鶚的《臺城路·蠶》詞中寫?zhàn)B蠶人“守定蘆簾,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是這個典故。 張駿句:據(jù)《太平御覽》卷 124《偏霸部·西梁》李暠所云,從前河右地區(qū)(今甘肅酒泉一帶)無楸樹槐樹,東晉后期割據(jù)于河右地區(qū)的前涼國張駿曾從陜西一帶弄來一些樹種移栽,都死了。前涼于公元376年被前秦滅掉之后,李暠逐漸占據(jù)河右,于公元400年建立西涼。有一天,忽然在酒泉宮西北角上長出了一棵槐樹,李暠認(rèn)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槐樹賦》。原注引自《涼錄》說《槐樹賦》為張駿所作,與原文所言相合。疑原文及原注均誤。 杜陵:指唐代詩人杜甫。宋人王禹偁《詩話》說,杜甫的母親名海棠,杜甫為避諱而從不作吟詠海棠的詩。 晉士句:這句的意思是說,晉代的文士才具奇特,外人只能觀察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就如同從竹管中看金錢豹,只能看到它身上的一塊花紋一樣。此語原出自《世說新語·方正》,說王子敬(即王獻(xiàn)之)小時候看人玩一種棋,能看出雙方的勝負(fù)。游戲者看他年齡小,輕視他,說:“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五總之龜:龜被古人視為長壽的靈物,千年五聚,因而稱博學(xué)多聞的人為五總龜。《新唐書·殷踐猷傳》說,殷氏學(xué)問淹通,賀知章“嘗號為五總龜”。五總,聚集了五次,即經(jīng)歷了千年。 這段典故很多,其中有一些典故是荒謬的,我們自然可以判斷出來,沒有必要恪守。畢竟《聲律啟蒙》是古代人寫的東西。 |
朗:月光明亮。 磯(音jī):水邊的石灘或突出的大石頭。 朝(音zhāo):早晨。珠璣:珍珠的統(tǒng)稱。圓者為珠,不圓者為璣。 欹(音qī):不正、傾斜,這里是斜靠著、斜倚著的意思。念:想著。邊衣:供戍守邊防的戰(zhàn)士穿的衣裳。古代軍隊(duì)?wèi)?zhàn)士的衣服(特別是寒衣)要由家中的妻子寄送。 莎(音suō):草名,即香附。其塊莖叫香附子,呈細(xì)長的紡錘形,可入藥。
|
聲律啟蒙第十四篇 寬對猛,是對非 |
寬對猛,是對非, 服美對乘肥。 珊瑚對玳瑁, 錦繡對珠璣。 桃灼灼,柳依依, 綠暗對紅稀。 窗前鶯并語, 簾外燕雙飛。 漢致太平三尺劍, 周臻大定一戎衣。 吟成賞月之詩, 只愁月墮; 斟滿送春之酒, 惟憾春歸。
|
寬對猛:寬指政策寬緩,猛指政策嚴(yán)厲,《左傳》昭公二十年說:“寬以濟(jì)猛,猛以濟(jì)寬,政是以和。”(寬緩的政令和嚴(yán)厲的政令互相補(bǔ)充調(diào)劑,國家的政局就能上下和諧。) 乘(音chéng):乘坐,動詞,此處指乘坐的馬匹,做名詞用。這是一種借代的修辭手法。 珊珊:海洋中一種腔腸動物的骨髓形成的樹枝狀的東西,顏色多樣,可作裝飾品。 玳瑁(音dàimào):海洋中的一種動物,形狀似大龜,背殼有花紋,四肢為鰭足狀,甲片可作裝飾,亦可入藥。 《國風(fēng) ·周南 ·桃夭》,原文為:“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樹長得多么茂盛呀,它的花開得像火焰一樣。)。夭,盛貌;灼,鮮明,灼灼,鮮明光盛貌。 《小雅·采薇》,原文為:“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以前我動身去打仗的時候,楊柳隨風(fēng)飄動)。 “綠暗”指綠葉顏色變深,“紅稀”指紅花凋謝變少,這都是晚春到初夏的景色。綠和紅分別代指綠樹和紅花,是修辭中的借代手法。 《尚書·武成》,書中說周朝“一戎衣,天下大定”,傳統(tǒng)的解釋是:周武王一穿上打仗的服裝(戎衣),就消滅了商紂王,建立周朝,天下安定。臻(音zhēn):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