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這個神奇的國度,與中國“敬鬼神而遠之”的文化相比,從來都是眾神當?shù)、百鬼夜行?/div>
也會在少年被絆倒的神社前見到超級卡哇伊的妖怪神龕:
因此,當你看到這樣一幅自稱是“鬼屋”照片,再掃一眼攝影師是日本人時,會不會覺得“哦!果然果然,平平常常”?
然而,這破敗的景象并非噱頭,也不是什么“陰間”審美。實際上這位攝影師就好這口!他會在全日本搜羅類似的景觀,而且一幅比一幅有沖擊性。
他就是致力于“廢墟寫真”的日本攝影師Toshibo。在他的鏡頭下,危房、“鬼屋”、荒廢的發(fā)電廠、滿是苔蘚的鋼琴、藤蔓遍布的空中樓閣,應(yīng)有盡有。他最喜歡探索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用一幅幅照片無聲地講述一個個被現(xiàn)代文明遺忘的、蒼老又浪漫的故事。他新奇的視角受到眾多粉絲的歡迎,網(wǎng)友紛紛評價:“這該死的末日浪漫,簡直無人能及!”
我們先來看個唯美系的。這廢舊鋼琴的鍵盤一定被什么重物物理超度過,一排整齊的鍵盤牙齒被打彎,下巴似的鍵盤托也掉了。然而,這卻巧妙鍛造了S型的優(yōu)美弧度,如荒廢的流動樂章,仿佛就等著誰來發(fā)現(xiàn)。
再來個科幻系的。荒野一日游,漫步叢林見,日落黃昏曉,飛盤在眼前。這賽博朋克的UFO竟然開著門,甚至伸出了鮮艷藍色的登機梯!實在是太魔幻了。
一處教堂構(gòu)造的廢舊發(fā)電廠,已被苔蘚和藤蔓攻占。
還有這代表工業(yè)化早期文明之光的公交與火車,不知他們作為飛馳的猛獸誕生那天有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無人問津。
Toshibo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向我們揭開了一個個沉睡的故事。他鏡頭下的很多荒廢的建筑都給我們這樣一種感覺:位置上仿佛就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近郊,時間上也離我們并不遙遠;但是又有一種距離感,告訴我們這里發(fā)生過很多故事,這片土地也不再行使原來的職能。然后,這片景觀就在都市生活中“神隱”了。
他的廢墟藝術(shù)在斬獲大量粉絲的同時,也被TBS、富士電視臺等日本主流媒體所關(guān)注。他的作品也于2018至2022年連續(xù)四年在日本今日美術(shù)館(Today’s Gallery Studio)參展。
這一展覽邀請了諸多廢墟藝術(shù)家,也更加系統(tǒng)地詮釋了“廢墟攝影”的意義所載。當我們提起“廢墟”的時候,腦中浮現(xiàn)的往往首先是腐朽、破敗的印象。而當視角轉(zhuǎn)換時,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廢墟中包含的時光流轉(zhuǎn)、滄海桑田的美感。
展覽還將一些“天空之城”般的絕境印在了T恤上販售。即將寂滅的景觀,今日又能通過攝影煥發(fā)生機,還能成為流動的街景,與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更多的互動。
甚至,還能給業(yè)余活動提供靈感。日本民間向來有圍在一起講鬼故事的習俗,那就來個新版“百鬼墟行”吧!
實際上,日本很多地方的廢墟是有意地、系統(tǒng)性地被留存和保護的。在廢棄的醫(yī)院、工廠等公用建筑中,當年的醫(yī)療器械、機床等歷歷在目;而在一些民用建筑的廢墟中,人們甚至能看到家族照片與信件,成了社會歷史的活化石。不過,這些廢墟中也有無人問津的危房、“鬼屋”,有的就處于已經(jīng)住人的公寓或旅館群之間,甚至在懸崖峭壁或高速公路邊上,成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日本作為一個人口密度較高、居住面積有限的國家,如何合理地進行城市規(guī)劃,如何對待歷史景觀的開發(fā)和再利用,也一直是社會熱議的問題。“廢墟攝影”只是拋出了這個問題的一角,給人們一個了解日本“廢墟”現(xiàn)象的渠道。更多的答案,還要在社會運行中去探索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