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駕照4000元,買手機6000元,畢業(yè)旅行8000元,近視眼飛秒手術20000元,衣服鞋子2000元,筆記本電腦8000元,合計48000元。”
近日,有家長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孩子高考結束后的暑期消費支出賬單,引起了廣泛熱議。
高考結束后的這個暑假孩子花了多少錢?他們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孩子和家長對此怎么看?
有家長稱
高考后已為孩子花費5萬多元
“從高考結束到現(xiàn)在,我們前前后后已經(jīng)花了5萬多元,這筆賬算不得!”提到女兒這個暑假的開銷,
李女士忍不住感嘆,原來消費最大的是高考后。李女士女兒的暑假消費賬單
考慮到女兒平時學習辛苦,高考結束當天,她為女兒買了一部新手機作為獎勵,加上一副耳機,便花去了1萬元。假期里,女兒燙頭發(fā)、美甲花了1000元,健身房鍛煉花了3000元,和同學出去聚會幾次零花錢開銷了5000多元。
除了放松休息,假期的學習提升也是必不可少的。李女士說,女兒愛追劇喜歡韓語,便利用這個假期進行了專門的學習,發(fā)展興趣愛好的同時又保持了學習的動力,報名費、培訓費等花去3萬余元。
“我們還沒有出去旅游,這些還都是正常開支。”李女士說,無論是身邊今年孩子高考的朋友還是女兒班上的同學,暑假里大多都外出旅游了,還有很多考駕照、買電腦等等,有的花銷更高。
王先生也粗略算了一下,女兒從高考完到現(xiàn)在,各種開支加起來花了3萬多,主要包括:買新手機8000元,買化妝品、美容等支出1萬多元,買衣服2000元,和同學畢業(yè)旅行1萬元。
不少準大學生也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高考后的“賬單”,同學們的開銷情況類似,不少人花了兩三萬,且都是爸媽“贊助”的。
社交媒體上高考后的消費賬單
旅游、數(shù)碼、考證最花錢
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高考后的大部分開銷集中在電子產(chǎn)品、旅游、矯正牙齒、近視手術、考駕照、買衣服、化妝品等等。
其中,電子產(chǎn)品、駕照、旅游等流行的高考后三件套,出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的暑期賬單上。
“考駕照4000元,手機2000元,電腦7000元,旅游4000元,買零食1000元,買服裝1000元,和同學吃飯、娛樂1000元,總計20000元。”張同學列出了自己高考后的開銷,他今年剛剛考入一所知名大學。
在張同學看來,這些都是正常的花銷,“這將為我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讓我了解了消費市場,讓我在社會交流上更加的成熟,暑假也更加充實,讓我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這個暑假,屈同學考駕照、買手機、買電腦、買衣服和同學聚餐,以及其他零花錢,共花了18000元,“都是一些必要的花銷,因為在高中時期,很少有除了學習之外的花銷,娛樂方面的花銷更少。好不容易高考結束了,適當放松一下是應該的。”
不過,面對這筆準大一消費,幾家歡喜幾家愁。今年的高考生朋朋就告訴媒體,高考后,她列出了一張一萬多元的清單,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手機和電腦的費用,母親在她申請經(jīng)費時猶豫了起來。她這才意識到,原來母親并不能一下子拿出來幾千甚至上萬元。
家長:學習不容易
想讓孩子放松一下
對于孩子們的這些規(guī)劃和開銷,家長們普遍表示會盡力支持。有家長覺得孩子高中三年過得不容易,高考考得也不錯,很樂意花點錢給孩子慶祝獎勵;也有家長覺得應該適度消費。
張同學的媽媽說:“孩子高中三年努力收獲了很好的成果,考上了一個好大學,我們作為家長也很開心,鼓勵他去旅游,好好放松一下心情,孩子也主動趁假期去學了駕照。我們獎勵他的錢,他從來都不亂用,感覺孩子真的長大了,懂得管理自己的財產(chǎn)和生活,這讓我們感到很放心也很欣慰。”
屈同學的媽媽坦言,孩子高考完的暑假花銷較大,但還可以接受,“畢竟孩子也辛苦了這么久,應該給予她們一定的時間和金錢上的自由。但是我也不想太過縱容孩子,給她們過多可支配的錢,一方面想告訴孩子賺錢確實不輕松,另一方面也害怕孩子被騙,尤其是在升學季這個特殊的時候。”
一些經(jīng)濟不是很寬裕的家長犯了難:一個暑期掏出一大筆錢。但孩子考個大學真不容易,高考結束也需要情緒釋放,這時候不滿足他,感覺孩子會傷心。
一些有經(jīng)驗的家長支招,“電腦確實是剛需,經(jīng)濟狀況能承受可以買好點的;智能手機可以不買最新款;化妝品、護膚品沒必要一次買全,因為無論準備多全面,大一開學到校后還是要買很多東西,到時候還要出一筆錢,不如大學時慢慢買。”
專家:做好合理規(guī)劃
讓“后高考賬單”成為孩子成長的賬單
“后高考賬單”動輒萬元起步,該不該給孩子花這么多錢?如何讓孩子更合理地規(guī)劃未來的大學生活?
在社交平臺有關“準大一賬單”的討論下,有人認為,一些孩子要這要那,甚至動輒要求配齊“蘋果全家桶”,否則家庭矛盾一觸即發(fā),這些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作為成年人應學會自力更生,也有人認為家長應該兌現(xiàn)考前許下的承諾。
即將上大學的苗苗對此深有體會。她對記者說,家長在高考前答應給自己換一部新手機,但高考結束后卻沒有兌現(xiàn),她決定通過打暑假工來滿足自己的愿望。“比起新手機,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爸媽能夠開誠布公地跟我聊一聊家里的經(jīng)濟情況,這樣我才能更合理地規(guī)劃自己未來的大學生活。”
一名準大一學生的家長就談到,已經(jīng)定好了孩子上大學后每月的生活費——2500元,這是她和孩子共同作出的決定。由孩子列出上學期間的每一筆花銷,說明自己的各項需求,再根據(jù)家庭預算綜合考慮。
重慶市教科院原副院長王緯虹對此表示,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得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實際條件來決定花費,“多花少花,標準不能一概而論。”
簡言之,準大一學生為入學做準備,合理地花點錢也是可以的,花多少怎么花,主要取決于幾個方面:對健康發(fā)展的價值性和必要性;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可能性;對父母的感恩性和對他們難言之隱的體驗性;最重要的是從實際出發(fā),而不要去與人攀比,不要強父母所難。
他同時表示,孩子即將邁入大學時,比起物質獎勵,家長需更重視與孩子一起規(guī)劃大學期間的目標,做好大學生活的引導規(guī)劃。“這個時候對未來的科學規(guī)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列出孩子的需求,綜合家庭的實力進行規(guī)劃,同時培育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意識,這樣的賬單才是孩子成長的‘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