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鳳梨酥
有個笑話這樣說明了鳳梨酥的由來,巧克力跟鳳梨打架誰輸誰贏,答案是巧克力,因為巧克力棒,鳳梨輸,所以又叫做"鳳梨酥".當然這只是博君一笑的笑話。
(哈哈,請忽略我后面那個被我弄的極亂的桌子哦~~~~~)
一般聽到的說法是相傳在三國時代(西元220-280年),即劉備以喜餅迎娶孫權(quán)之妹,而訂婚禮餅中便有以鳳梨入餡制成的大餅.臺灣婚禮習俗中,訂婚禮餅共六種口味代表六禮,其中一種鳳梨臺語發(fā)音又稱"旺來",象征子孫旺旺來的意思,而鳳梨亦是臺灣人拜拜常用的貢品,取其"旺旺""旺來"之意,深受民眾喜愛。
早期的鳳梨禮餅因太大塊,一般人消費不起,臺中市一群糕點師傅將其改良做成小塊的鳳梨酥,后來更演變?yōu)榻Y(jié)合西式派皮與中式鳳梨餡料所制成的現(xiàn)代"鳳梨酥",由于外皮酥松化口,鳳梨內(nèi)餡甜而不膩,此種"中西結(jié)合"的鳳梨酥,連西方人也贊賞有加,故逐漸成為外國觀光客最喜歡的臺灣手禮之一。
[
本帖最后由 mickey0216 于 2009-9-2 20:3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