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當網絡評分淪為粉黑大戰(zhàn)的工具,其公信力也大打折扣。
并有律師指出,惡意差評可能構成侵權。
圍繞《家有兒女》的這場紛爭,也引得官媒下場禁止。
這場風波,才算得以平息。
中傷經典,讓圈外觀眾也看不下去。
《家有兒女》的評論區(qū),出現了「正義之師」。
有的直言,用五星捍衛(wèi)童年。
有的點名怒批,扒下黑粉的馬甲。
雙方都煞有介事,卻不禁讓人困惑。
「一星運動」真的能毀掉經典作品嗎?
魚叔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樁國際趣聞。
2008年,諾蘭神作《蝙蝠俠:黑暗騎士》在北美上映。
如何力捧諾導新作,成為影迷的頭號課題。
于是,他們盯上了權威評分網站IMDB,勢要刷上TOP250榜首。
常年穩(wěn)坐榜一的《教父》,是最大的攔路虎。
于是,影史最大規(guī)模的粉黑大戰(zhàn)爆發(fā)了。
諾蘭影迷們逐漸發(fā)現,光靠給《黑暗騎士》打高分遠遠不夠。
于是率先向榜單前幾名發(fā)難,有組織地刷差評。
網友曾向諾蘭影迷群體發(fā)起投票,選出「仇恨指數最高的影片」。
《教父》斷層第一,《教父2》位居第二。
《教父》的影迷們不甘示弱,開始了強烈反擊。
結果,幾番交戰(zhàn)后兩敗俱傷。
反而是《肖申克的救贖》漁翁得利,逆襲成為最終贏家。
經過時間的洗禮,三部作品的評分都有起伏。
但,在影史的地位,都無法動搖。
作品或好或爛,自在人心。
就像此次一星事件,相關惡評很快被豆瓣站方清除。
《家有兒女》仍然維持在9.0分。
黑粉打一星的做法,不過是一種無能狂怒罷了,終將成為笑料。
流量的浪花起起伏伏,但時間會給出最終答案。
當然,魚叔并不是反對給經典作品「打一星」。
觀眾有權利評判一部作品的質量,并向「爛片」開戰(zhàn)。
正如常說的,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
評分,是電影產業(yè)的重要一環(huán)。
魚叔永遠捍衛(wèi)每個人的評價權利。
積極正向的好評,是對創(chuàng)作者的鼓勵,也是對市場的促進。
建設性的批評,也是源于市場的反饋,督促從業(yè)者查漏補缺。
但前提是,有效的差評。
即針對作品本身的批評。
或內容,或主題,或價值觀……
網友們曾有過大快人心的「報復性打分」。
比如,1993年的《犬王》。
為表現日軍的殘暴,導演姚守崗竟想出一個昏招。
實拍,活活炸死一條戰(zhàn)功赫赫的中國軍犬。
多年后,他在訪談中甚至以此為榮。
這是對中國電影莫大的諷刺,逃不過網友的「正義審判」。
口誅筆伐下,《犬王》評分降至2.1分,被釘上恥辱柱。
同樣被挖出審判的,還有2009年的《嫁給大山的女人》。
以被拐賣的婦女為主角,卻搬出一套以德報怨的戲碼。
PUA女性的情節(jié),自然遭到網友的一星伺候。
真正有害的電影,自絕于觀眾。
真正有效的差評,應當著眼于作品價值。
評分,僅僅是一個數字。
所謂的「一星運動」,可悲可笑。
但透過這些「無用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群像。
其中的,值得警惕與深思。
舉一個發(fā)生在韓國的例子。
2019年,《82年生的金智英》上映。
在韓國最大門戶網站NAVER上,評分依照性別兩極分化:
女性打分高達9.19分,男性則只有1.45分。
在這些男性觀眾眼中,影片夸大了女性的困境,患上了「被害妄想癥」。
打一星之余,他們還發(fā)動對女主演員鄭有美的網暴。
網友的反應,補全了一個社會對待女性的態(tài)度。
我們也從中看見,電影尚未拍出的困境。
在國內,輿論的分裂也日益顯現。
對于一部作品的評判,大有黨同伐異的趨勢。
前年,《指環(huán)王》重映。
這部「影迷必刷之作」,長年穩(wěn)居豆瓣TOP250榜單。
可在購票軟件上,卻出現了一溜一星差評。
時間長、沒有結局,出人意料地成為集中槽點。
要知道,《指環(huán)王》系列共三部。
打一星的觀眾,顯然連基礎的影片信息都未搞清。
更可怕的,還有泛濫膨脹的民族情緒。
前年,東京奧運會期間。
裁判的一系列「選擇性眼瞎」,日本運動員的違體操作,引起國內網友眾怒。
「手撕鬼子」的《抗日奇?zhèn)b》,成為了情緒宣泄口。
于是乎,網友沖向豆瓣齊刷高分。
這部雷劇,曾挨央視、人民日報等官媒的點名批評。
卻在一夜之間逆襲,評分從3.4刷到6.7。
對應的,日本電影落得「人人喊打」。
高分紀錄片《人生果實》,記錄了一對日本老年人的故事。
老人祥和的處事態(tài)度、對生活的哲思,深受觀眾好評。
一星潮,卻驟然而至。
從9.6分降到8.7分(現已跌至8.4分),逼得豆瓣官方緊急鎖評。
網友理直氣壯:演員曾是侵華日軍。
但,考證老人的生平,并非網友所言。
他19歲被強制編入海軍,尚未投入戰(zhàn)場日本便戰(zhàn)敗投降。
原則上,他本身也是被軍國主義裹挾的受害者。
更離譜的,是隨之而來的滑坡效應。
但凡涉及到二戰(zhàn)背景和侵華戰(zhàn)爭題材,都被打上「鬼子」的標簽。
宮崎駿導演的《起風了》《紅豬》,大島渚導演的《戰(zhàn)場上的快樂圣誕》等,都無辜躺槍。
評論掄起大刀砍向導演的國籍,對作品中的反戰(zhàn)內核視而不見。
細揪這些「一星運動」的邏輯,和飯圈思維沒有什么不同。
他們差評的理由,與作品無關,而是出于作品之外的某種群體情緒。
甚至以此來實現某種與影視評價毫不相關的群體目的。
非黑即白的架勢,暴露出典型的二極管思維。
此次《家有兒女》遭差評,源自兩家粉絲互撕。
互撕的源頭,卻是一起「戛納紅毯照片事件」。
飯圈粉絲們的廝殺,好不熱鬧。
可再看戛納電影節(jié)呢,華語電影又一次顆粒無收。
經典佳作,藝術創(chuàng)新,他們都不關心。
只是繼續(xù)黨同伐異,繼續(xù)獨自美麗。
直至最終,千人一面。
來源:鳳凰網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