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人:鄭顯理 (浙江理工大學副教授、人文學者、國家級精品課程執(zhí)行負責人)
孔子的思想,貫穿于他與弟子的交往中,在散落于各種典籍的記錄中?鬃右元毜降难耘c行,給弟子們上著一堂堂重要的課。
比如,子貢贖回魯國的奴隸,并沒有去官府領贖金,孔子批評:“賜失之矣!”而子路救溺水者,安然接受人家的感謝,孔子大喜。
孔子希望,做好事的行為因為得到肯定和酬報之后所起到“善”的示范效應:法律得到了尊重,正義得到弘揚,善行得以效仿,民風得到改善,這才是做好事所激發(fā)的“正能量”;相反,如果不領取獎賞,雖然會得到道德上的稱贊,但是對于做好事的人而言,白白蒙受金錢損失,這么一來,救了奴隸后,要么被人嘲笑,要么自己蒙受損失,長此下去形成“好人吃虧”的觀念,就不會有誰愿意再去救人了,最終善行沒有得到弘揚,民風也會變壞。
在孔子的內(nèi)心深處,充滿著豁達和陽光。正因如此,曾點對志向生活化的回答會得到孔子的贊同。首先,孔子尊重學生的志向和追求,這個回答雖然不是“高大上”的,但是真實的,是靠譜的,不是言不由衷的;其次,治理國家是志向,是奮斗的過程,讓人們享受國家“得治”的美好生活,是奮斗的目標,兩者殊途同歸。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好也是政治家和能人志士們?yōu)橹^斗的目標。
孔子早在春秋戰(zhàn)國就能堅持因材施教,實在令今人汗顏。今天的教師,依舊要學習孔子,要拆除師生之間的心靈藩籬,心靈有對話,思想才會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