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
其實主要做的就是把葉子摘下來,多用葉子,然后極少的桿子即可。
第二步準(zhǔn)備甜的和咸的兩種餡料
選擇有很多種,甜的可以用黑洋酥,就是黑芝麻餡的,缸鴨狗的牌子的餡料最好,我這里沒有就買了普通的黑洋酥,另外也可以用豆沙餡,玫瑰棗泥餡、如果是老底子,可以自己用豆板白糖熬成甜餡,豆板就是蠶豆老了以后剝殼即可,這個要去年留起來的,蕭山等地方還是用的這種餡料,吃起來味道特別贊,可惜不是農(nóng)民就沒辦法做。
如果有人自制甜的餡料,需要嘗一下味道,感覺非常甜才可以,因為包好后蒸熟甜度會下降的。
咸的餡料基本上都差不多,豆腐干、筍、雪菜剁成丁丁,然后放鹽炒熟,當(dāng)然還有人放豆腐、放肉絲的,只要喜歡都可以啦。因為老媽吃素,所以沒有肉肉放進去。 包裝雪菜比較方便,但是最好是能夠買農(nóng)民伯伯自己腌制的雪菜,那個夠味道。
可以用春筍也可以用冬筍的,味道怎么說呢,各有千秋吧,推薦用冬筍,春筍感覺好奇怪。我家是隔壁給的,不知道從哪里現(xiàn)場挖來的筍,雖然小,但是很嫩很新鮮。
全部剁成丁丁,一定要剁碎,不要用機器打碎,打的太碎沒味道。
全部混在一起炒熟,這里因為老媽胃不好,所以雪菜比較少放。還有雪菜放的多的筒子千萬記得嘗一下咸淡在放鹽,因為如果雪菜很咸,鹽就省了。
這是倒在碗里的黑洋酥,果然沒有缸鴨狗的好啊,看著就覺得比不上了。
老媽在切筍丁,我筍丁切得很慢,老媽看不下去,親自上陣。
第三步制作團子的皮子,用上面摘好的艾蒿葉子焯水,老底子是用生石灰燙熟的,現(xiàn)在么,生石灰實在是太不好操作了,燙完還要冷水漂凈,所以用滾水燙熟也可以啦,然后就和馬蘭頭一樣撈起來,剁碎,和米粉一起和成面團即可。這里剩下的水可用一部分來和面,也可以棄之不用,主要看自己口味,喜歡艾蒿味道很重的可以用一點,不喜歡的不用,我沒有用,因為老底子用的生石灰的時候,肯定不是不用那個水的,所以我也沒用。這里因為我自己操作,沒用照片。
和面的關(guān)鍵是米粉的運用,配方很關(guān)鍵,直接關(guān)系到是否成型,一般都是一半糯米粉,一半粳米粉,這樣做出來的團子蒸熟之后不會塌陷,如果全部用糯米的話,會塌掉,然后變成一團,具體有興趣知道怎么一團的,可以用正月十五的湯圓蒸熟就知道了,F(xiàn)在么,可以用老底子的配方,當(dāng)然我做了調(diào)整,六份糯米粉,四份粳米粉,這樣更軟糯一點。喜歡半透明的可以加點葛粉之類的。但是也有的地方做法不一樣,不是包好在蒸熟的,而是先把和好的米粉蒸熟在包餡,有點類似于草莓大福的做法,只不過餡換了,如果這樣,倒是可以多放點葛粉或者純用糯米粉之類的,可以增加透明感,但是要一次吃完,因為如果熱第二次,那么純用糯米粉的,還是會塌掉的。O(∩_∩)O哈哈~
第四步就是包了,老媽親手示范,沒有磨具的情況下,如何完成一個清明團子。
和好的面團是青綠色的,摘成一個個粉團,然后和包包子一樣,做個碗裝,放入餡料,收口,找個醋碗,就是比較小的那種,扣在碗內(nèi),壓成饅頭狀,記得碗里放點糯米粉,不然黏一起哦。
包好的團子,做了好多好多呢。
兩個一組,用粽葉打底,這樣蒸熟之后不會黏在鍋底,也可以用別的打底,比如青菜葉子之類的,但是那個不容易和團子分開,吃的時候只能連菜葉一起吃了。
最后一步,上鍋子蒸熟
蒸熟的樣子,這個時候天已經(jīng)全部黑了,灶頭邊上黑漆漆,只能用閃光燈嘍。
好大幾盆呢,鋼盆是咸的,搪瓷的盆子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