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贊過
查看更多
蘇頌 中國歷史上的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北宋兩朝杰出的八位散文家,他們是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蘇洵、蘇軾、蘇轍父子這“三蘇”就占了三席,可見北宋蘇氏家族的成就非凡。 其實在北宋,與三蘇同一期間,還有一位成就絕不亞于蘇東坡的蘇姓文人。他就是當過北宋丞相的曠世奇才蘇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ysg6nbPsM1xhfDKOaxnkL70BiaPE189otHAnVbBJS4Y4embWqjlOqFqibW1viaic5pYhv5QicoPwubjsDmibZC7iciabA/640?wx_fmt=jpeg 蘇頌,字子容,1020年生于泉州府同安縣(今福建廈門同安區(qū))。他出自官宦世家,父親、伯父、堂叔、哥哥都中了進士。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gKBbLFaTckiajmjtjy2vXTiaZDSiaxBsNGfY4MicvJ6kkWrObEVAVMyzshBTU1XbyJia6l1iaicwokpE7qg/640?wx_fmt=png 學而優(yōu)則仕 因較真三次遭貶 蘇頌天資聰穎,讀書刻苦,自律性強,較早就謀取到功名。他與蘇軾是遠房親戚,同朝為官。1042年,他與王安石同榜考中進士,此后在江寧、潁州、婺州、亳州、應天府、杭州、濠州、滄州、揚州等地擔任地方官員,又在中央政府的禮部、吏部、刑部和工部等部門擔任多種角色,曾任刑部尚書和吏部尚書,1092年晉升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宰相),一年后因遭人攻詰而辭相,1101年卒于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蘇頌為人正直,認真實干,清正廉潔。例如,在江寧任知縣時,他革除舊制弊端,制定了簡而易行的賦稅規(guī)則,為相鄰諸縣樹立了榜樣。 他敢說真話,容易得罪人。他曾批評朝廷為了給宋仁宗建陵而強征各地物料,尤其是讓地方提供自己不產(chǎn)的東西。有時候,他很較真,曾三次遭免職或降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gKBbLFaTckiajmjtjy2vXTia7icswYDaF8K1X2MmMbgh86fMU2Hb5Oo5TYyBWSzicdyJicUJEa5qLzumg/640?wx_fmt=png成功“跨界”受命修書制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rP1icf61I3plqO5jo80qNrMpoOWfCZYFEbMQfP5JKBapJHxNmY0kmKQcHoZgCn22g3E7knhpK9eF6j11jJt0S7g/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jib4So7yuWgKBbLFaTckiajmjtjy2vXTiaHtm7AYpQtt0nT8S8X9BibZl1C593micJdC5kdBPzaE1Z6icydWMqczPzA/640?wx_fmt=png蘇頌真正得以流傳百世的貢獻,并不在于從政的影響,而是在科學技術方面。博學多才的蘇頌對于天文﹑歷算﹑生物和醫(yī)學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是天文學家,天文機械制造家,藥物學家,還是世界鐘表業(yè)的鼻祖。 蘇頌曾經(jīng)在文史館和集賢院任職多年,接觸到許多重要的典籍和資料,包括不少稀世珍本。宋仁宗時期,他受命參與校定和編撰醫(yī)書。他參加編寫了《嘉祐補注神農(nóng)本草》,書中記載藥物1082種,搜集補充醫(yī)家所常用而之前書籍未載入的藥物近百種,并且作出注解。 當時的藥物書籍中有許多混亂不清和錯訛之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蘇頌提議編寫一部《圖經(jīng)本草》,為此進行了一次全國性的藥物大普查。 各地官府將每種草藥的根、莖、葉、花、果實等的形色、大小畫出圖形,并且說明它們開花、結(jié)果和收采的時間以及所用功效。對于入藥的動物和礦物也同樣辦理。來自境外和邊遠地區(qū)的藥材則要求交易商客提供資料。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ysg6nbPsM1xhfDKOaxnkL70BiaPE189oMZ3Gds4qVBf44gHvOibxa3jFJKU8MtwnczsjReAOodd8EmQ8KI1qvoQ/640?wx_fmt=jpeg這些堆積如山的原始圖形和藥物樣品送到京城后,蘇頌親自動手,帶人逐一仔細加以辨別研究。經(jīng)過四年的艱苦努力,編撰完成了總共21卷的藥物學巨著《圖經(jīng)本草》。詳實的繪圖和文字說明讓后人鑒別和用藥有了可靠依據(jù)。 《圖經(jīng)本草》中詳細的記載了油茶的產(chǎn)地、性狀和效用。 《圖經(jīng)本草》不僅在藥物學上有重大價值,而且記載了大量動物和入藥礦物的形態(tài)、產(chǎn)地和特點,在生物學和礦物學上也有很大貢獻。《圖經(jīng)本草》中甚至對于當時鋼鐵冶煉的工藝過程也有詳細記述。 |